公司动态

火同心圆照亮梦想(全国大赛即将来临)

火炬传递澳门站,火炬手郭建恒在火炬传递中。火炬传递过程中,记者付子美在广州站拍摄。火炬手杨景辉、刘伟强(右)传递火炬。新华社记者邓华拍到火炬携带直升机在深圳火炬接力站进行空中接力的照片。新华社记者梁旭与火炬手谢振焕在香港站传递火炬时合影。新华社记者 朱伟 供图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同时举行。这也是国家火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门传递。 “三地协作、四城同声传译”的创新模式正在吸引人们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注。来自“源火”从大海深处汇聚,到四座城市传递的“圣火”,最后象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同心火”,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不仅将是一场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体育盛会,也将照亮粤港大湾区港澳协同发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形象。科技为体育运动带来创新活力。本次火炬传递凸显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充分展现了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火源”是从南海1522米深处的海底提取的,是通过太阳能点燃可燃冰而获得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采实施小组组长 陈宗衡据日本残奥会组委会介绍,科考队依托日本自主研发的深海遥控潜水器“海霸”号,在南海琼东东南部“海霸冷泉区”1522米深处精确采集并合成甲烷气体。深海点火是通过现场燃烧可燃冰,通过特殊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来实现的。为了实现深海点火,我们研发了专利的“可燃冰原位点火分解回收装置”,不仅可以稳定控制、高效燃烧甲烷气体,而且火焰呈现蓝色。火炬传递期间,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湾区智造”核心科技产品将陆续亮相。在深圳的联华山公园,高举火炬的人形机器人“夸夫”以高度拟人化的方式完成了百米接力任务。天空中,一架直升机承载着火炬,飞行了40多公里,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我觉得和人形机器人一起传递火炬真是太棒了,这激励我继续更加努力地从事科学研究。”以“自制火箭”闻名的高中火炬手王育宁说。广州火炬传递全程路线长11.6公里,其中4.8公里由跑者跑,其余6.8公里由无人驾驶车从越秀公园西门运至广东省体育场。 50名火炬手中,有3名学者。圣火在深圳站进行火炬传递。 “体育精神和科学探索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对卓越的无休止的追求、对极限的反复挑战、团队合作的无限力量。”首次进行测试的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说。深圳医学科学院院士、火炬手他也有类似感触。“体育运动挑战人的体力和体力。技术的极限,科学扩大了人类认知和创造力的极限。 “十五运会火炬接力亮点多、技术含量先进,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包容、勤奋思考、敢为人先的精神。”火炬接力秘书长张立文表示。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行委员会火炬传递,我们将传播湾区魅力,营造热烈氛围。四市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凸显了岭南特色,展现了湾区活力,也增强了与市民的互动,为全民迎接全国大赛营造了热烈氛围。在澳门,火炬传递以舞龙舞狮开始。一路上,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为火炬手热烈鼓掌。在深圳莲花山公园,青年合唱团齐唱《春天的故事》,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参加演出的深圳大学学生罗伟。 “我想表达当今年轻人积极、充满活力的精神。”易建联说。担任火炬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润发表示:“深圳大学约100名教授、学生和校友作为运动员和裁判员参加本次活动以及许多年轻的志愿者。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体教融合,弘扬拼搏精神”。来自各行各业的200名火炬手将火炬传递到城市的四个标志性地点,形成了一系列视频。香港接力赛以特区政府总部为起点,延伸至启德体育公园,彰显国际城市风范。汇编;澳门从特区政府总部到大三巴牌坊遗址,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从镇海楼到海心沙,广州传递着千年商业资本底蕴与现代活力的碰撞。从莲花山公园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传承了“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敢为人先、敢为人先、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拼搏”的特区精神上午分别在四个城市播出,下午在广州汇聚,直观地展现了“一小时生活圈”的可取性。也传达了粤港澳携手建设国际级海湾地区、团体世界级城市火炬接力的共同期待,汇聚各界人士的努力,最新一任火炬手刘宏也将加盟并产生共鸣。奥运竞走冠军深圳将这次接力视为一种激励:“我们希望在第十五届全国大赛中竭尽全力,取得好成绩。从全国大赛火炬手的角度,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无限生机,我很兴奋,相信未来的中国会越来越繁荣。”比亚迪集团腾势汽车首席执行官李辉表示。 “这是普通工人的骄傲之源“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深圳一家在线交通服务公司的司机兼火炬手黄天华说。“在香港,第一号火炬手41号、一位坐轮椅的医生卢惠祥,她庄严地点燃了手中的火炬,并将其放在轮椅上方的特制支架上。她用手推着轮椅,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火炬传递至广州。第20站为集体火炬手,由1名主火炬手和6名副火炬手组成,均为农民工代表。其中,广州市花都区新新相营移民人才党群服务中心支部书记郑世华先生为带头人。首席火炬手。 “这一荣誉是授予所有为大湾区发展做出贡献的建设者。”郑世华说。郑世华从家乡到广州工作了23年。f 湖南。近年来,其服务中心通过援助、保障等就业服务,帮助2万多人实现就业。聚集的火炬点燃了一道明亮的光芒,写着“湾区团结,民族运动团结”。粤港澳将秉承“简单、安全、精彩”的理念,全力办好赛事,谱写全国大赛新篇章。 (记者 季芳、程远洲、王玉娜、王耀、付子美)《人民日报》(2025年11月4期,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