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双11”临近,公安部公布8起打击网络侵权假冒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切实履行职责使命,聚焦群众“身边”、“心里”,认真开展刺激消费专项行动发展,深入推进“昆仑”等专项工作,持续依法严厉打击网络侵权假冒犯罪活动,推动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安全。今年以来,已立案侦查相关刑事案件2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万人,取缔了一批利用网购模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组织和非法盈利链。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和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网购消费和消费可能性已被释放。 “双11”之际,公安部公布了8起打击网络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1、辽宁省盘锦市公安局侦破徐某等人制售假冒名牌羽绒服案。 2025年6月,根据群众举报,辽宁省盘锦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假冒商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当场收缴假冒品牌羽绒服4.1万件(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查明,2024年6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利用犯罪团伙提供的假冒原材料和商标,按照犯罪团伙的订购要求,组织、分包多家工厂生产加工假冒品牌羽绒服。发送后通过物流回到上游集团,进行线上线下销售。目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正在被采取刑事措施。 2、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破获林某等人销售假冒名牌汽车车轮案。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线索,2025年4月,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销售假冒商标产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现场查获成品轮毂5000余个、半成品21000余辆、假冒汽车品牌15万个,需求量达2.3亿元。查明,犯罪嫌疑人林某等人自2020年8月起成立多家公司,未经商标权人许可,组织生产假冒品牌汽车轮毂,并通过电商平台多层次营销向汽车维修店销售。目前,该事件犯罪嫌疑人已面临刑事强制措施。 3、安徽省亳州市公安局破获卢孟飞等人制售假冒品牌保健品案。 2025年4月,安徽省亳州市公安局根据行动中发现的线索,破获一起假冒商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捣毁生产仓库4个,现场收缴假冒品牌保健品2万余件、包装材料10万余件,价值2100万元。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卢某飞等人自2023年1月起,设立制假办公室,采购无标识的白色版以及带有假冒商标标识、外包装盒的卫浴产品,并组织人员对仿冒品牌和外包装的卫浴产品进行标识和包装。在多家电子商店出售。目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移送检察机关侦查起诉。 4、2025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破获卢孟武等人制造、销售假冒品牌手表案。广东省东莞市公安机关发现假冒商标案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捣毁制售假冒商品组织7个,捣毁生产销售基地17个,当场收缴假冒名牌手表4.4万只、配件66.9万件,涉案金额共计1.4亿元。侦查发现,2025年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卢梦武等人伙同多个制假团伙,制造假冒品牌手表,并通过电商店铺、机构向第三方销售。蚂蚁短信软件。目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移送检察机关侦查起诉。 5、广西南宁市崇左市公安局破获田某辉等人制售电线、假冒书籍案。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线索,2025年4月,广西省南宁市、崇左市公安机关联合查处接连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打掉犯罪窝点7个,打掉犯罪组织2个,现场查获假冒电线电缆1.3万卷,价值3100万元以上。查处,2021年以来,田某辉等人注册设立多家电缆公司,组织生产不合格电线电缆,并非法组织生产不合格电线电缆。经认证的产品投放市场。经查,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商店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审理。 6、重庆市庆陵公安分局破获黄茂树等人制售假冒品牌日化产品案。 2025年1月,重庆市庆陵区公安分局根据行动中发现的线索,破获一起假冒商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捣毁6个生产销售基地,现场收缴洗衣液、沐浴露等假冒品牌成品、半成品3.8万瓶(案值1500万元)。调查发现,2020年1月以来,黄木秀及其团伙利用劣质化学品组织生产假冒品牌日化产品。假冒自己品牌的原材料和香料,通过商业商店.Electronic io以正品一半的价格出售。 2025年9月,重庆市青岭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黄木舒等人有期徒刑三至三年零四个月。 7、四川省成都市公安机关查获陈先生等人制售假冒名牌包包案件。 2025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公安机关根据行动中发现的线索,破获一起假冒商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捣毁生产基地、仓库、销售等8个,造成损失7300万元。经查,2019年3月以来,陈某及其团伙购买生皮、金属拉链等假冒原材料,整理标签生产假冒品牌箱包。ine销售工作室通过电商和直播的方式以3300元至60000元的价格出售每个包包。目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移送检察机关侦查起诉。 8、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破获吴某等人销售假冒品牌智能马桶案。 2025年4月,根据群众举报,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破获一起销售假冒商标产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捣毁3个生产销售基地,捣毁一个销售假冒产品组织。成本超过7000万元。经侦查,2017年1月至8月,犯罪嫌疑人吴某某创办陶瓷加工厂。其多年来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贴标生产假冒品牌智能马桶,并销售给他人。通过电子商务和线下商店。目前,这起事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移送检察机关侦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