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新华社
建设城市,始终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 10月27日至29日,2025年中国世界城市日本地活动在重庆举行。这一重大活动首次在中国西部内陆城市举办,回顾了人民城市倡议的实施,打开了一扇通向城市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窗口。 10月28日,中国本土2025世界城市日活动在重庆开幕。新华社记者 陈成 摄 人民城是人民建设的,人民城是为了人民的。本次世界城市日活动将展示中国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城市的镜头串联在一起,一点一点地描绘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新形象。 ——人民之城有“美”! “一步一步” 从城市街道到历史悠久的餐厅区,烟花和诗歌为这座人民之城注入了生命力。成都蜿蜒的天府格力路线就像一条蓝色的丝线,人们来来往往于油菜花、竹林小道之间,享受着最普世的绿色幸福。济南将“点亮”城市山地景观,山地公园拓展绿地,人们通过徒步、徒步享受“静谧生活”。重庆的轻轨穿梭于楼宇之间,缆车跨越河流,描绘出独特的城市天际线……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独特之美。 “景观不是障碍,它们是城市的客厅。”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域主任石垣和子沿着重庆渝中半岛漫步,惊叹于自然景观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您将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广州黄石园区一栋“无聊”的空房子被改造成了时尚的年轻人的公寓大楼。重庆市江北市大坪区一处古社区,建成了20多个“1米”乐园、小公园和一条长约1公里的创意青年时尚文化街,成为“报名点”。 2019年至2024年,全国共改造养老社区28万个,惠及4800万户家庭、超过1.2亿人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推窗看绿、开门看风景、出去逛花园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 10月28日,工作人员将为当地日活动举办主题展览。国贸城市2025。后方介绍了塔机智能控制系统。新华社记者 黄巍 人民城有“实质”!城市就像人类一样,是“有机的生物体”。城市治理必须有计划、有计划全面系统推进。人们如何才能在城市里生活得更加舒适?答案就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细节。住建部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人口增至9.4亿人。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力显着提升,城市治理难度加大。近年来,北京深化“信访立即处理”改革、重庆成立“议事会”挨家挨户、上海普陀开始商讨“苏河会议中心”……从社区改造到公共服务,从产业规划到城市更新,人民提案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得益于绣花的出色努力,城市管网变得更加畅通,城市绿化也得到了改善。常态化,“急、难、急问题”得到解决。重庆推进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 “以城市更新为主轴,凸显山水城市的独特魅力。”摄影:新华社记者黄巍——热门城市走进未来!你有想象过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吗? “2025中国世界城市日”活动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专家、学者和人士共同探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未来的智慧城市一定是科技再次真正以人为本,服务于人,赋能于人,最终实现。智慧城市的想象正在成为现实。在浙江杭州,市民可以看看航浩萌,专业人士专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智能机器。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私人医生”。重庆高新区24小时人工智能网工“小夕”不仅能即时解答网上问询,还能自动理解居民诉求,智能识别“噪音扰民”、“除噪音、垃圾、电力”等问题。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大脑”有“外表”和“材质”,能智能“画出”未来。“重庆倡议活动”举办,2025年版《上海手册——推介《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为世界提供人民城市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合作,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实践经验和创新举措策划:陈芳 记者:李晓婷、吴梦桐、郑世昌 统筹:刘长林、郭宝江、杨洋 新华社内部制作 上一篇:养老金/高龄津贴“智能+”“无需申请,立即领取 下一篇:没有了
